《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1
【开始语】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根据新课标理念,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想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吹起羌笛跳锅庄》是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的一首唱歌课,歌曲为2/4拍,是一首情绪欢快、气氛热烈,具有浓郁羌族风格的一首儿童歌曲,生动地描绘了羌族人民在欢快的节日里载歌载舞的热闹情景。通过学唱这首歌曲激发学生对羌族音乐的兴趣,加深对羌族音乐的了解。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我所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在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进一步的扩展,但由于注意力时间短,我将采用直观演示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能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激发学生对羌族音乐的兴趣。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反复聆听、演唱的方法,学生可以了解羌族音乐欢快、热烈地情绪。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锅庄舞的表演形式,在创编活动中学习锅庄舞的基本动作。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有感情地、完整地、自信地演唱这首歌曲,感受羌族人民赞美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而难点是:学生能够掌握重音记号的强劲有力的演唱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爱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我将采用讨论法、创作教学法和直观演示的方法。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所采用的教学用具是多媒体和羌族服饰。
五、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是我本次说课最重要的部分,教学过程:
我先采用图片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展示不同的民族服饰,并进行提问,无论学生回答的是对是错,我都会给予鼓励,接着引入课题。
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我会请学生聆听三遍歌曲,并同时思考三个问题,“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词里又唱到了些什么?”当学生回答出,情绪是欢快热烈地,歌词有在这祖国的土地上,生活多幸福。这时我会借机引导,带领学生跟着音乐小声范唱,在范唱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发现难以掌握的部分,这时,我会以板书的形式将其作为重点进行解决。因为旋律中出现了没有学过的重音记号,我会形象地告诉学生,重音记号像箭头,演唱时要强劲有力。经过反复练习,我会请学生完整地演唱一边这段旋律。这时,学生会有较强的演唱欲望,我会请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自信地演唱这首歌曲,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对这首歌曲进行巩固。紧接着,我会教学生几个锅庄舞的基本动作比如说:挥手、抖肩。接着发放羌族服饰,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创编,我会请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在舞蹈参与中增强了学生对羌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和音乐表现的自信心。根据新课标理念,音乐教学要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学生将在这一环节自由分组,以不同的演唱方式演唱这首歌曲,我会请学生上台表演,无论学生演唱的如何,我都会给予表扬,“同学们表现地真是太棒了!”接着,我会请学生回家后背唱这首歌曲并表演给家人看。
随后,我会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欢快热烈地气氛中结束本堂课。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体现教材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性、系统性,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力求学生能在积极愉快地课堂氛围中体会音乐的美感。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
《吹起羌笛跳锅庄》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课。本单元是一个从低、中年级延续过来的向学生介绍五十六个民族音乐歌舞的重要单元。帮助学生树立五十六个民族互帮互学共同繁荣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优良传统更是学生值得学习的。羌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首歌表现了羌族人民在欢乐的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经过四年的音乐课熏陶和培养,以具备和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技能和知识。比如:旋律的高低、音乐的节奏特点、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他们会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作出简单的评价等。基于以上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再根据新课标中提出的音乐学科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奏等方法,使学生能自信、准确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和体验音乐,让学生了解和喜爱羌族歌曲,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羌族人民赞美幸福新生活的喜悦之情,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在听,唱,奏等情感体验中努力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唱准音高,有控制地唱好结尾处的高音。较好地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二、说教法
本课我综合使用创设情景法,歌曲小组合组探究,歌曲二次创作等教法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创设情景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整个课堂成为欢乐的海洋。
三、说学法
1、体验感知法:通过走进羌寨,从而感受羌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并且要学习快乐的歌唱生活。
2、自主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对第一段的学习,小组合作自学第二段,并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体现歌曲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激情引趣。
师生互相音乐问好后以歌曲《爱我中华》律动导入。引导学习和着音乐来跳自己喜欢的、学过的、会跳的民族舞蹈。并以置疑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民族,激发兴趣的同时点明本课蕴涵着民族和谐的情感思想内涵。
(二)、走进羌族,激发兴趣。
情境导入—以走进羌寨为主线,从而让学生了解羌族独特的风俗习惯,通过欣赏羌族的羌寨、服饰、锅庄舞、羌笛,使学生对羌族文化有一个印象,为表现与创作歌曲作好铺垫。从而自然的引出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及情感。用美的意境去认知歌曲的美,让学生从歌曲的民族背景中,去感知歌曲浓郁的民族特色,激发起对羌族和羌族民歌学习的向往喜爱之情。
(三)、感受情感,学习歌曲。
1、首先播放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内容、情感,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欢快活泼。
2、学唱歌曲。
(1)出示本课主要旋律的节奏型,让学生练习打节奏,为更好的学唱歌曲做铺垫。(2)以分句教唱法学习歌曲旋律。(3)学唱第一段歌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并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歌曲中旋律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以帮助学生对旋律的准确掌握。在歌曲情感处理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歌曲内容及情感的感受用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把羌族小朋友在节日里的欢快活泼的热闹情景生动的表现出来,并通过音乐实践来评价是否准确,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愉快的实践中获取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4)、学唱第二段歌词,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学的学习方法和生生互助的学习方法。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式的新的教学理念,在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学会歌词后,让学生根据歌词所表现的情景,通过自己的感受快乐的完整演唱,从而使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提高。在歌曲情感教学环节,以音乐为本,以情感为主线,从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四)、创编环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掌握歌曲的节奏。首先出示课堂打击乐器,请学生说出乐器名称。接着由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歌曲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完成后,分形式练习演唱歌曲,使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提高。
(五)、拓展。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我总结了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在《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用自己轻快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表达情感。同时肯定和鼓励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和舞蹈才能!(学生随音乐声一边舞蹈一边走出教室。)
五、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律动激趣和走进羌寨两个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跳的欢快而热烈,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教唱歌曲时,在学唱简谱环节学生略显被动,学唱歌词,学生在学唱简谱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歌曲的意境有感情的演唱。用打击乐器伴奏一环节基本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本课教学设计还有很多不妥之处,忘各位评委予以纠正。